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副教授人才招聘启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2018年8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深职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努力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深圳模式”。2019年10月,深职院获得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1.3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261.2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60.5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6个,音视频16.07万小时。
全校现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434人,正高227人,副高671人,博士4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珠江学者7人、海外高层次人才28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师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学校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美国霍夫曼诺奖团队等一批应用研发团队,成立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深圳数字贸易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为珠三角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工业中心等教学单位,招生专业80个。全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32170人,外国留学生120人。自办专科教育在校生3982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专业14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2部,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3门。
全校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7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3项。科研经费到账总经费达到9.42亿元,其中技术转移(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3.48亿元;78项科研成果获部、省、市级奖励;获国家专利授权1949项,其中发明专利369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74项。
学校办学成绩显著。2001年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优秀评估,2009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国家级示范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中国十大创新型高职院校”、“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深圳市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面向海内外诚聘人才,竭诚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一、研究院简介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聚焦智能装备基础制造工艺、智能装备共性前沿技术、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及研发等领域,开展面向产业应用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建成业内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基地与行业服务中心。研究院主要以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工艺知识与决策技术、面向3C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系统集成、特种机器人的设计及研发、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先进制造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人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为粤港澳大湾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院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设有共性前沿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工艺技术、智能传感与运动控制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0余名,3年内将建成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兼职专家、全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组成50人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副教授招聘岗位
管理方式:预聘-长聘
招聘要求:
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毕业/工作的博士、博士后等研究人员;且获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已取得一定学术成果。研究方向可为下列之一,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柔性或软体机器人结构及控制;
(2)多机器人协同及定位技术;
(3)磨抛等精密机械加工;
(4)智能制造系统调度及优化;
(5)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
(6)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等主要研究项目。
2.工作勤奋、努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待遇:1.提供良好的科研、办公条件;2.年薪45万+,具体薪酬根据个人的科研经历和成果一事一议,详情请电话咨询。3、享受五险一金;4、可申请公租房。
三、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pdf格式的详细简历(含论文发表情况)发到gdgaf163@szpt.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名称+学历+毕业院校+姓名”,联系人:甘老师,联系电话:0755-26731941。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